啰嗦一下:最近一个月培训,无聊中偶然找到了曾经最喜欢看的《碧血青天杨家将》,已无耐心细看剧情,但主题曲就让我回味无穷,又想起了很喜欢的一篇文章某大神写的呼延投降被打军棍的故事,描写细致,也想尝试码一码字。前边发的《佘太君自请家法》是个引子,我想尝试继续往下写,请各位看官批评指正。
佘太君形象请参考电视剧《杨门虎将》中赵雅芝扮演的佘太君(找了张剧照,不过没发上来),不过美人迟暮,终归还是衰老了(我心中永远的女神)。第一章,是我在佘太君自请家法的基础上,增添了些背景介绍,细节描写等等。这次是两章连发。然后便宜收费,让我买个vip,哈哈。
第一章(引子):太君请罚,家法昭彰
北宋年间,边疆战事频仍,杨家将一门忠烈,为保家卫国立下赫赫战功。佘太君,作为杨家的精神领袖,以其睿智果敢统领家族,备受敬仰。
近日,杨家在一次重要的军事行动中,因情报有误,致使战略部署出现严重偏差。虽最终奋力补救,未酿成大祸,但已对杨家军威名造成损害。佘太君深知,此等失误绝不可轻纵,为正军纪,严家风,她毅然决定自请家法板子,于杨家祠堂当众受罚,以儆效尤。
杨家祠堂庄严肃穆,烛光摇曳。佘太君身着素色长袍,面容凝重地站在祠堂中央。她的周围,杨家众儿孙及女眷皆垂首而立,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。
佘太君缓缓开口,声音虽略显沙哑却透着无比的坚定:“杨家儿郎们,我杨家世代忠烈,蒙圣上恩泽,受百姓敬仰。然此次军事失利,皆因我督导不力,情报失察。军法如天,家规似铁,我难辞其咎,今自请家法,望众儿郎以此为戒,莫负杨家声誉。”
众人听闻,皆面露震惊与悲痛之色,纷纷出言相劝:“太君,此非您一人之过,军中诸事繁杂,实难周全,还请太君收回成命!”但佘太君心意已决,摆了摆手,示意众人不必多言。
此时,负责行刑的杨家族老杨洪上前,手中捧着特制的家法板子。这板子由坚硬的檀木制成,长约三尺,宽约三寸,厚达半寸有余。板子的表面打磨得极为光滑,在烛光映照下泛着幽冷的光泽,仿佛在诉说着它即将执行的使命的严肃性。两端略微上翘,形如弯月,握柄处缠着粗麻绳,方便施刑者发力,每一道纹理都似乎凝聚着杨家数代传承的规矩与威严。
佘太君看了一眼那板子,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。她缓缓抬手,解下腰间束带,随着束带飘落,外袍也随之脱下,叠放整齐置于一旁。接着,她的手伸向中衣的纽扣,一颗颗解开,动作虽然缓慢却有条不紊。每解开一颗纽扣,都仿佛在众人心中敲响一记重鼓,沉闷而压抑。
当最后一颗纽扣解开,佘太君轻轻褪去中衣,只剩下贴身的亵裤。此时,她的双手微微颤抖,但仍坚定地握住亵裤的边缘,深吸一口气后,猛地向下一拉。那原本被衣物遮盖的臀部暴露在众人眼前,岁月虽在肌肤上留下了痕迹,但依然可见其曾经的坚韧与刚强。臀部的肌肤略显松弛,却有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沉稳,几处淡淡的疤痕,像是往昔征战岁月的无声见证。
杨洪恭敬地向佘太君行了一礼,而后站定位置,双手高高举起家法板子。他的心中满是敬重与不忍,但也深知家法不可废,此乃维护杨家尊严与纪律的必要之举。
随着一声低沉的“得罪了,太君”,板子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,迅猛落下。“啪”的一声巨响,在空旷的祠堂内回荡,惊得众人的心猛地一揪。佘太君的身体剧烈摇晃了一下,她紧咬下唇,眉头瞬间紧皱,一丝鲜血从嘴角渗出。那原本苍白的臀部,瞬间浮现出一道清晰的暗红色印记,如同一道狰狞的伤口,在烛光下显得格外刺目。
板子再次被高高举起,杨洪的手臂微微颤抖,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。他强忍着内心的悲痛,用力挥下板子。这一击,重重地落在佘太君臀部的下方,与第一道印记重合部分的边缘,使得红肿的范围迅速扩大。佘太君的双腿不由自主地微微弯曲,她的双手紧紧握拳,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。喉咙里发出一阵低沉的闷哼声,像是被压抑在心底的痛苦呐喊。
一旁的杨六郎杨延昭,眼睁睁看着母亲遭受如此剧痛,眼眶泛红,泪水在眼眶中打转。他的心中犹如刀绞一般,几次想要冲上前去阻止,但想到杨家的家规和此次失误的严重性,又强忍住冲动。他深知母亲此举的深意,是为了让杨家上下深刻认识到纪律的重要性,可作为儿子,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母亲受苦,这种无奈与痛苦让他的内心备受煎熬。
杨宗保站在父亲身旁,年轻的脸庞上满是震惊与不忍。他从未想过,一向威严的太君竟会如此决绝,为了家规和军纪甘愿承受这般羞辱与痛苦。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佘太君那颤抖的身躯,心中暗暗发誓,日后定要更加努力,重振杨家军威,绝不让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。
随着板子一下又一下地落下,佘太君的臀部已经红肿不堪,几处地方甚至开始渗出血珠。每一次击打,都伴随着她身体的剧烈颤抖和痛苦的闷哼声。但她始终挺直着腰杆,眼神坚定地望着前方的祖先牌位,仿佛在从先辈那里汲取力量,又仿佛在向他们诉说着自己维护家族荣誉的决心。
在佘太君的心中,此刻虽有身体的剧痛,但更多的是对杨家未来的担忧与期望。她深知,杨家一门的荣耀来之不易,绝不能因一时的疏忽而毁于一旦。只有通过这样严厉的惩戒,才能让杨家子孙们真正明白纪律的严肃性,才能在未来的征战中避免类似的错误。她想起了丈夫杨老令公和儿子们为了保卫大宋江山,不惜抛头颅、洒热血的英勇事迹,自己今日所受的痛苦,也算是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。
“我不能倒下,杨家需要我,大宋需要杨家。”佘太君在心中默默念叨着,这股信念支撑着她顽强地承受着板子的击打。
此时,杨家的女眷们早已泣不成声。柴郡主紧紧地握住拳头,指甲深深地嵌入掌心,她的心中满是心疼与敬佩。她深知婆婆的为人,明白她此举是为了整个杨家,可作为儿媳,看着婆婆遭受如此折磨,却无能为力,这种感觉让她痛苦万分。
穆桂英站在一旁,眼神中虽有不忍,但更多的是钦佩。她敬佩佘太君的果敢与担当,也明白这是杨家重振旗鼓的重要契机。她暗暗下定决心,要协助杨宗保,带领杨家将在未来的战场上再创辉煌,不负佘太君今日的牺牲。
随着最后一板落下,佘太君的身体摇晃了几下,险些摔倒。柴郡主和穆桂英赶忙上前扶住佘太君,柴郡主声音颤抖地说道:“太君,刑罚已毕。”佘太君微微点了点头,示意自己无事。
她缓缓地穿上衣物,动作因身体的疼痛而显得极为迟缓。但每一个动作都依旧充满了威严与庄重,仿佛刚刚所经历的一切只是一场考验,而她已经成功地战胜了它。
穿戴整齐后,佘太君转过身来,面对着杨家的儿孙及女眷们。她的脸色苍白如纸,但眼神却依然锐利如鹰。她缓缓扫视众人一圈,开口说道:“今日之罚,众人皆要铭记于心。杨家的荣耀,是用鲜血换来的,不容有失。今后,无论是行军打仗,还是为人处世,皆要严守家规军纪,若有违者,定当重罚不贷!”
众人纷纷跪地,齐声高呼:“谨遵太君教诲!”那声音在祠堂内回荡,久久不息,仿佛是杨家上下对未来的庄严宣誓。
第二章是杨宗保受刑,大家自行代入喜爱的男星。
第二章:风云变幻,宗保蒙难
佘太君自请家法板子之事,如巨石入水,在大宋朝廷与各方势力间激起千层浪。
在京城的深宅大院中,潘仁美听闻此事后,心中暗喜。他本就与杨家在朝堂之上明争暗斗,杨家此次因军事失利而内部惩戒,在他看来正是杨家走向衰落的开端。潘仁美坐在雕花的太师椅上,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,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:“佘太君虽以自罚想整饬杨家,可这军中之事,岂是她一妇人能全然掌控。杨六郎等小辈,迟早还会犯下大错,届时我再稍加谋划,杨家便不足为惧。”他盘算着如何利用杨家此次的动荡,进一步巩固自己在朝中的势力,削减杨家的影响力,甚至妄图在边疆战事上完全掌控兵权,将杨家彻底排挤出军事核心。
而在天波杨府内,气氛凝重而压抑。佘太君虽受罚后身体虚弱,但眼神依旧坚定,她深知杨家此刻犹如在惊涛骇浪中的孤舟,必须谨慎应对各方暗流涌动。她叫来杨六郎,神色严肃地说道:“儿啊,潘仁美那厮一直对我杨家虎视眈眈,如今我杨家局势不稳,他定会有所动作。你可要约束我杨家二郎,小心谨慎,不可被他捉了痛脚。”
杨延昭心中愤懑,总觉得母亲这顿屁股板子挨得冤枉。他思来想去,决定冒险一试,潜入京城中潘仁美势力盘踞的区域。然而,潘仁美早有防备,他在自己的府邸周围布置了众多眼线。杨六郎在探寻消息时,不慎被潘仁美的手下察觉了踪迹。刹那间,喊杀声四起,潘仁美的护卫们如潮水般向杨六郎涌来。
杨六郎虽武艺高强,但毕竟寡不敌众,且身处敌营腹地。他奋力抵抗,手中长枪如龙蛇飞舞,挑落数名敌人。可敌人越来越多,他渐渐陷入困境。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杨宗保奉佘太君之命,率领一队杨家将士赶来救援。
杨宗保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敌阵,他挥舞着大刀,勇猛无比,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。可潘仁美见杨宗保前来,心中大喜,他深知杨宗保年轻气盛,容易冲动。于是,他改变策略,一面指挥手下继续围攻杨六郎,一面设下陷阱,引杨宗保深入。
杨宗保为救父亲,心切之下,果然中计。他被潘仁美事先埋伏好的精兵困在一处狭小的巷道内。尽管他拼死抵抗,但最终还是因体力不支被擒获。潘仁美看着被擒的杨宗保,大笑道:“杨家小儿,今日便是你的死期。”
随后,杨宗保被潘仁美押送前往开封府。潘仁美欲借开封府之手,名正言顺地除掉杨宗保,以达到打击杨家的目的。
开封府内,包拯听闻此事,眉头紧皱。他深知这是潘杨两家矛盾的又一次激化,而他一向秉持公正,且与杨家素有交情。包拯坐在公堂之上,心中思索着应对之策。他明白,若直接释放杨宗保,必然会得罪潘仁美背后的势力,可若任由潘仁美处置,杨家蒙难,则大宋江山危。
当杨宗保被带到公堂之上时,他昂首挺胸,虽身为阶下囚,但不失杨家将的风范。包拯问道:“杨宗保,你为何率兵与潘大人的护卫冲突,还涉嫌闯入民宅,你可知罪?”杨宗保心中明白,此事绝不能说出是为了探听潘仁美消息,否则会给杨家带来更大的麻烦。他咬了咬牙,说道:“包大人,我只是路过此地,见有人打斗,便上前查看,不想被卷入其中,还请大人明察。”
包拯看着杨宗保,心中明白他定有隐情。但在没有证据之前,他也只能依法行事。而潘仁美在一旁添油加醋:“包大人,这杨宗保分明是蓄意挑衅,意图谋害下官,您可不能被他蒙骗了。”
包拯深知潘仁美的险恶用心,他决定先将杨宗保暂时收押,再仔细调查此事。在狱中,包拯与杨宗保交谈,了解前因后果,心中有了定计。
杨家众人得知杨宗保被押往开封府后,心急如焚。佘太君拖着尚未痊愈的身体,带领杨家众人来到开封府求情。她对包拯说道:“包大人,老身请大人网开一面,杨家上下感激不尽。”
包拯看着佘太君不肯落座,知其刚刚自请家法板子,臀部疼痛难耐。宽慰她说:太君,请放心,宗保之事,我来解决,不过性命无忧,活罪就要受一些了。
杨延昭一听,儿子要遭大难,急道:大人,此事,因我而起,我来代宗保受刑。
柴郡主也是心急如焚,跪下说道:大人,请饶宗保。
包拯看着佘太君一众焦急,心中十分为难。他敬重佘太君,也想帮助杨家,可若没有一个合理的处置方式,难以服众。
一时间,八贤王,寇准等与杨府亲近的一众大臣,奔走营救杨宗保。在多方努力之下,潘仁美也知道,他所炮制的所谓的“证据”,无法治杨宗保死罪,为不影响扳倒杨家的大局,决定小惩大诫,以打击杨家脸面和名声为主。
公审之日,开封府外聚集了众多百姓和各方势力的眼线。公堂内,八贤王,寇准,杨家众人,潘仁美及一众党羽皆到场,气氛紧张得让人窒息。包拯坐在高堂之上,威严地说道:“今日审理杨宗保一案,各方人证物证皆已在此,杨宗保,你可还有什么说的。
杨宗保大义凛然:宗保知罪,甘愿领罚。
包拯无奈之下,只得宣判杨宗保杖责一百大板。他看着杨宗保说道:“杨宗保,虽然本府知道你可能有冤屈,但你率兵与他人冲突亦是事实,这一百大板权当是对你的惩戒,希望你日后能谨言慎行。”
隐藏内容需要付费才可以看见